妙手醫生
2016年9月19日22時,一起駭人聽聞的教授墜樓事件發生。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蔡彥敏墜樓死亡,事發后有師生表示,蔡彥敏此前患有抑郁癥。一時間,"抑郁癥"似乎成為一種"流行病",不少人擔心自己患有"抑郁癥"前來醫院心理科就診。
張先生是一名銷售經理,一周前,因偶爾的失眠而感到心煩意亂,從此開始每天擔心:"今晚如果還睡不著怎么辦,明天工作就沒有精神了,這樣下去我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老婆要在家帶三歲的孩子,身為唯一的頂梁柱我該怎么辦?"幾天下來, 張先生入睡困難,情緒低落,胃口都差了??吹搅私谝蛞钟舭Y自殺的新聞而愈發恐慌:"不會我得抑郁癥吧?"
經過心理測試和心理咨詢的評估,張先生只是過度關注睡眠而引起的焦慮情緒,并未達到抑郁癥或者焦慮癥的程度。待心理醫生為其進行了疾病教育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張先生終于松了口氣:"原來我不是抑郁癥,只是有些正常水平的焦慮抑郁情緒。"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林穎表示:類似的個案不再是少數,各路媒體瘋狂炒作抑郁癥,使得許多人對抑郁癥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不少人會發現有人在朋友圈宣泄、標榜自己得了抑郁癥,變得誠惶誠恐而急切求醫,甚至有的人因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而變得更加抑郁。
你真的有抑郁癥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判斷自己真的有抑郁癥。
抑郁癥4大表現困擾著你的生活?如何調節自己的"神經機制"?
1.軀體癥狀
抑郁癥首先表現為生理疾患,這時,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癥。比如頭痛,胃痛,肩頸痛,睡眠障礙,體重下降等。這些疼痛是一種鈍痛,不劇痛,但沉重,有重壓感。當然不同的患者會有不同的軀體表現,有的患者睡眠減少,有的睡眠增多,有的體重下降,而少數卻體重增加。同一個患者在不同時期也會出現不同的癥狀。
2.心情低落
表現為長期且持久的情緒低落,抑郁悲觀。抑郁癥的對立面不適"快樂",而是"活力"。不要對抑郁癥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抑郁的并非心情,二是絕大多數抑郁癥患者無法調節自己"開心、想開"的神經機制。
3.意志減退
意志活動呈現出顯著持久的抑制,如行為緩慢,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等。嚴重的患者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認為"自己是活在世界上多余的人"。
4.其他表現
抑郁癥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常人更差,除了經常不想說話之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同時對這種情緒失控感到苦惱。認知功能了也會一定程度上受損,比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等。
睡眠質量下降是抑郁癥嗎?專家教你如何科學判斷抑郁癥
看了上面的癥狀表現之后,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得了抑郁癥。但是我們在診斷抑郁癥時,更需要科學而全面的方法,包括病史、臨床癥狀,病程、體格等多方面的檢查。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是DSM-5(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和ICD-10(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不要迷信各大媒體上毫無根據、沒有任何科學性的所謂抑郁測試,結果都不具有可信度。只有專業、結構化的抑郁評估量表可以對抑郁程度進行有效評估。如貝克抑郁量表等。在臨床上診斷抑郁癥時,通常需要關心心境抑郁或喪失興趣或愉悅感等癥狀的患病周期,以及患者是否表現出與先前相比的不同變化,患者是否因這些癥狀而感到痛苦不堪,無法正常進行社交活動,工作甚至生活等。
悲傷難過=抑郁?如何正確判斷自己是否具有抑郁性?
許多人容易把悲傷、難過和抑郁混淆,把自己的低落心情當做是抑郁,辨清它們的區別也是判斷自己是否具有抑郁癥的很重要的一環。
弗洛伊德在《悲傷與抑郁》一文中提到:"當你悲傷的時候,你覺得世界是空的;而當你抑郁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是空的。"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郁不抑郁,者兩者之間無法劃等號。"你整天那么逗逼,怎么會抑郁呢?"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