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肌肉萎縮是指由于肌纖維數目減少或體積變小導致的骨骼肌容積下降,是一種漸進性肌肉弱化和萎縮的疾病,常見于胳膊、大腿以及脊椎處。
肌肉萎縮患者由于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并發肺炎、壓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并且易并發肺炎、壓瘡等并發癥。
1.肌肉萎縮可以用中頻或低頻的電刺激以及針灸或者電針灸、推拿,再配合神經營養藥。
2.積極康復運動。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患者經過正規的運動治療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后遺癥。不應忽視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以免患者肌力恢復正常,但遺留異常運動模式。
3.肌肉協調性訓練。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調。肌肉萎縮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原因:
肌肉萎縮的原因,臨床上分為神經源性肌肉萎縮以及肌源性肌肉萎縮兩種。
1、神經叢、前角病變、神經根、周圍神經的病變等神經興奮沖動的傳導障礙,使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廢用性肌萎縮。
另一方面當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損害后,其末梢部位釋放的乙酰膽堿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而致肌萎縮。
2.肌肉本身疾病,可能還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帶或面肩肱型的肌營養不良患者,通過形態學檢查證實為脊髓型肌萎縮。
注意事項:
1、肌萎縮患者早期可以采用含有大量磷脂和微量元素、高蛋白、維生素的食物,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如山藥、黃芪、白蓮等。
2、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促使肌萎縮發展。
3、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4、鍛煉要適度。忌強行進行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5、防治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患者飲食生活注意: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
2、康復練習需科學,勞逸結合,避免強行鍛煉導致骨骼肌疲勞。
3、同時避免各種病毒感染。
4、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多吃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中晚期患者應選擇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少食多餐。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