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全球調查中發現,強迫癥已經成為15到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由于強迫癥的起病比較早,遷延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不容易被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認識。有一些病人出現了怕臟反復洗手的情況也不重視,還要到病情特別嚴重影響他生活的時候才來就診。
什么是強迫癥
強迫癥是一種患者不斷重復某種行為或者某種思維的神經精神系統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反復出現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病程遷延,容易轉化為慢性,致殘率較高。
為什么會得強迫癥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但有大量研究表明,強迫癥與心理社會、個性、遺傳及神經-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比如: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等,具備這些不良個性特征容易患強迫癥。
強迫癥的4大表現
強迫癥的表現主要包括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又包括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強迫意向。
1. 強迫觀念:患者往往會反反復復的回憶或者是思考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反復懷疑門窗有沒有關緊,碰到臟的東西會不會得病,太陽為什么從東邊升起,又從西邊落下。
2. 強迫情緒:患者會有不受控制的緊張不安,擔心害怕等,害怕自己會發瘋或擔心自己喪失自制會做出違法、不道德的行為或精神失常等。
3. 強迫意向:患者總是有一種沖動,想去做違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比如說看到剪刀,就覺得就有一股強烈的沖動想去拿剪刀傷害自己或別人。
4. 強迫行為:不受的控制的反復多次的從事一個動作,比如碰到臟東西一定要反復洗手,不然不敢碰其他東西。還有一些強迫性的儀式行為,比如說出門的時候必須關三下,進門前必須先跨左腿,出門前必須按順序化妝等。如果患者因為有急事,忘記了這個儀式行為,就會非常的緊張不安、恐懼害怕,嚴重的患者就必須再回去從事這個儀式行為。
強迫癥的自我調整
要自己去解決強迫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 系統脫敏,譬如拿洗手來說,可以讓自己有意識的去碰臟的東西,多去刺激它,然后讓每次碰到的臟的東西就放松,慢慢通過這些刺激,來一步步減少自己洗手的時間,對其他的東西也是一樣,這就是一個系統脫敏的療法。
2. 放松心態,例如一件事做不完,就由它做不完,不去想它,臟了就臟了,不用刻意去反復洗。東西忘了帶,就想那就不帶就好了,通過用這種放松的想法,讓自己一點點任其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態。
3. 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去想,去刨根究底,譬如說我為什么要去反復的洗手,我到底是有什么,我真的是覺得這個東西臟嗎?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自然而然,你自己的這種強迫的行為或思維就會消失掉。
4. 當頭棒喝,當你在特別想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或者一些思維反復出現的時候,你忽然大叫一聲喊停,這樣的話你的所有注意力,忽然一下被這個東西打斷了,你就不會再去重復這種強迫的行為或思維了。
強迫癥對患者的社會功能、人際交往和生活質量,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不可以忽視,做好自我調整。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