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鄒黎 北京市回民醫院
什么是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是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和方法與西醫西藥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闡明機理進而獲得新的醫學認識。中西醫結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政府長期實行的方針。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學的交叉領域,也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項工作方針。中西醫結合發軔于臨床實踐,以后逐漸演進為有明確發展目標和獨特方法論的學術體系。
早年的中西醫結合
最早可能被稱為中西醫混合,說起中西醫結合,康熙大帝應該是較早的推行者。歐洲的文藝復興,解放了禁錮已久的思想,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文藝大家和傳世佳作,西方醫學和科技也開始飛躍發展。康熙帝思想開明,對西方科技充滿興趣。1693年康熙帝不慎染上瘧疾,高燒不退,隔日發作,服用西藥金雞納霜(奎寧)而痊愈。他不僅自己嘗試西藥,如有愛卿重臣患有頑固性疾病,常常會安排中醫和西醫一起看診,以求盡快康復。有人專門查看清宮檔案,有過不少使用西藥的案例,大多在康熙朝。
那么中西醫能否結合呢?
答案是必然的,近百年來,我國的中西醫結合發展歷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循環往復的過程。即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和方法與西醫西藥的知識和方法交叉融合,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上,從微觀的系統維度和宏觀的整體維度研究闡明相應過程機理,進而獲取新的醫學認知。
中西醫結合是我國一大課題,合理正確的中西醫結合,既可以體現傳統醫學的特點,又可以發揮現代醫學的優勢,并可取長補短,使我國的醫學更具新的特色,得到更大的發展。在臨床上,尤其是基層,有許多中醫大夫自學西醫,也有許多西醫大夫自學中醫,使得中西醫結合更加密切,更具體的應用于臨床,這是廣大患者的福音。但是也還存在一些的問題,有些學者因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浮淺,沒有真正掌握西醫和中醫的理論特點。中學西者以中醫理論去套西醫診斷;西學中者以西醫的診斷囊括中醫的證型。這就使其應用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本人認為現代醫學和祖國醫學從本質上講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理論,她們之間雖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處,但整個理論體系并不相同,在檢查和治療的方法上也不同。要想中西醫結合在臨床上取得良效,就必須用兩種理論去認識一種疾病,兩種理論只能相互響應,而不應相互限制。
現今中西醫結合的成就
在臨床中,用中西醫結合診治常見病、多發病、難治病已較普遍。大量事實說明,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某些疾病有明顯的療效。例如,治療心腦血管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月經不調、病毒性肺炎、肛腸病、骨折、中小面積燒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療效顯著。在治療某些急腹癥時,已經改變傳統的治療原則,成為一種有中國特點的新療法,不僅提高了治愈率,而且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術治療,減少了合并癥及副作用。治療內科急癥,如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休克、急性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也有較好的療效。治療骨折,形成一種新的復位固定方法,可以縮短骨折固定和功能恢復的時間 ,保持較好的關節功能。中西醫結合還注重運用非創傷性療法治療疾病,把西醫的某些診治手段與中醫的氣功、針灸、按摩相結合,以其無損傷、簡便易行、療效確實而受到廣泛的重視。例如氣功治療高血壓病,針灸治療神經功能性疾病和冠心病,正骨手法治療軟組織損傷等,通過臨床觀察,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已創立或正在醞釀一些新的學科領域,如中醫病理學、實驗針灸學和針刺麻醉學等。對中西醫結合的認識,除自身的實踐外,還依賴于科技水平的進步。80年代以后,中西醫結合突破了統一論,把中西醫結合作為一種創新,在中西醫各自向前發展的前提下,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獲得新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就跟西醫和營養的結合一樣,是一種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學術之爭、領域之爭,只是治療、康復過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