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云醫
作者:薛曉榮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
皮膚癌即皮膚惡性腫瘤,根據腫瘤細胞的來源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包括表皮、皮膚附屬器、皮膚軟組織、周圍神經、黑素細胞、皮膚淋巴網狀組織和造血組織等。還有一部分是發生在其他組織轉移到皮膚的轉移性腫瘤。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日常曝曬與紫外線照射;②化學致癌物質,如瀝青、焦油衍化物、苯并芘等長期刺激;③放射線、電離輻射;④慢性刺激與炎癥,如慢性潰瘍、經久不愈的瘺管、盤狀紅斑狼瘡、射線皮炎等;⑤其他:如免疫抑制階段,病毒致癌物質等。皮膚惡性腫瘤包括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特發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血管肉瘤等。皮膚癌有原發性癌和由其他部位轉移至皮膚的繼發性癌。原發性皮膚癌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原位鱗癌(鮑溫病)、鱗狀細胞癌、濕疹樣癌和惡性黑色素瘤。
皮膚惡性腫瘤有相對容易出血的特點,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
1.鱗狀細胞癌2.基底細胞癌3.惡性黑色素瘤4.濕疹樣癌
皮膚癌最開始患處的皮膚粗糙、增厚,有白色皮屑脫落,類似于皮炎癥狀,但是,用治療皮炎的藥物無效。時間長了患處皮膚發紅、增生,出現疼痛感,有的患處皮膚出現潰瘍,長期反復發作。到醫院取病灶部位皮膚活檢可以確診,確診后將病變部位及其外緣2-3mm的正常皮膚一起切除,有淋巴及轉移者需要化療,防止擴散。初期可以用中藥板蘭根、銀花、連翹、皂刺煎服,平時防止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盡量不要接觸瀝青、柏油、砷化物等化學致癌物,可以防止皮膚癌。
皮膚癌是常見的惡腫性瘤,皮膚形成來源于皮膚的黑痣和皮膚的良性腫瘤。皮膚癌的早期癥狀主要是皮膚黑痣發生惡變,或者皮膚上的良性腫瘤發生惡變。
如果皮膚上的黑痣或者良性腫瘤出現了快速的生長,出現了潰爛、邊界不清楚等,是發生癌變的早期癥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部分病人通過根治性的手術切除,將皮膚癌的早期腫瘤細胞切除干凈,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皮膚黑痣經常的摩擦刺激,是容易發生惡變的。
皮膚癌的治療有兩種方法:1、物理療法。治療皮膚癌一般選用物理療法,具體有:電凝、電灼、冷凍、光動力療法、激光療法等,通過這些手段可以使癌瘤壞死脫落或氣化,這類治法能夠最大化的保留皮膚功能、減少對患者外貌的損害。2、手術療法。利用外科手術切除癌瘤,這種治法適用于各期、各種階段的皮膚癌。具體使用哪種方法治療皮膚癌需要依據癌瘤的部位、大小、患者全身情況、癌腫的程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皮膚癌沒有傳染性,不是傳染性疾病。皮膚癌可能是因為長期接觸一些有毒刺激性化學物質,長期接受射線照射、陽光暴曬;另外長期局部的皮膚潰瘍、黏膜白斑等原因造成的局部鱗狀細胞或者基底細胞癌變。所以沒有傳染性可言。不需要隔離患者,但是一定要盡快進行有效治療。
皮膚癌有一定家族遺傳傾向,組織容易在致癌物質的作用下發生癌變,或對異常細胞免疫力低下,導致腫瘤的發生,所以要增強免疫力。
皮膚癌不僅與病毒、細菌感染、各種原因引起的免疫衰退、環境和生化致癌物有關,還與遺傳學有關。腫瘤本身并不是遺傳的,遺傳的是腫瘤發生的性質,有些人的體質在致癌物質的作用下容易癌變,或對異常細胞免疫力低下,導致腫瘤的發生。
有些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力較高。有皮膚癌家族史的人細胞免疫力較低,在有致癌物的情況下更容易癌變,應積極預防皮膚癌的發生,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長期陽光照射,定期體檢,及早發現早期診斷。
皮膚癌能活多久病情程度、療效、心態等有關。皮膚癌的分期、病理類型、治療效果與治療后護理工作都會影響存活期。
皮膚癌患者能活多久,要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而定。患者的生存時間,可能在數月到數年之間,如果患者發現的癥狀比較及時,而且是在皮膚癌發生轉移之前進行了積極的治療,對正常的壽命并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在發現皮膚癌后要根據病因病情進行治療,患者要注意控制好情緒,積極對待,對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有一定幫助,也利于生存期的延長。
(以上內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