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人越長大面臨的問題就越來越多,很多時候成年人的負面情緒都是一點點積壓,直至崩潰,再也無力承擔。患有抑郁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就診率卻遠遠落后于其他疾病,有90%以上的患者沒有得到有效的診斷和治療。
抑郁癥就是情緒不好?沒那么簡單!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但是抑郁癥并不是單純的情緒低落,有的認為抑郁癥的患者自己可以通過調整心情而恢復正常,其實不然,正是因為存在著某種障礙而使得抑郁癥的患者長期的處于低落的情緒當中無法跳脫出來。
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無法從正在做的事情當中獲取快樂;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得抑郁癥與什么因素有關?
抑郁癥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在抗抑郁癥藥物研究過程中發現,抑郁癥的發作可能與多種神經遞質含量的異常有關。生化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腦內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較正常人低。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
抑郁癥如何有效的治療?
目前治療抑郁癥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還有物理治療。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郁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郁藥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藥物有舍曲林、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蘭被稱為抗抑郁“五朵金花”)、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aSSA)等。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萬全曲優鹽酸舍曲林,它是在同類藥物中適應癥最廣泛的,并且耐藥性最小。
2.心理治療: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發作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并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3.物理治療: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物理治療手段——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主要適用于輕中度的抑郁發作。
預后注意事項:
有人對抑郁癥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有75%~80%的患者多次復發,故抑郁癥患者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發作3次以上應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服藥。
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盡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并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