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李靖 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道棗營北里社區衛生服務站
目的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并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并發癥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后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并發癥,且并發癥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盡早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此次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管理和慢性并發癥的狀況。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尚缺少根治方法,需終身治療。合理的治療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延緩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減少致殘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結果表明[2],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每降低1.0%,可以使糖尿病相關的終點事件和死亡減少21%,使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和心肌梗死減少14%,使外周血管疾病導致的截肢和死亡降低43%,使微血管病變降低37%。糖尿病控制和并發癥研究(DCCT)結果表明,在1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胰島素強化治療改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降低76%,神經病變風險降低60%,腎臟病變風險降低39%。控制血糖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礎,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狀況的重要指標,僅有23.7%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HbA1c<6.5%),僅有40.9%的患者在過去的1年中進行過HbA1c檢測。亞太地區2型糖尿病指導委員會(APDPG)提出血糖監測是較理想的監測方法,只有23.7%的患者進行了血糖自我監測。表明在北京市朝陽區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監測仍有待加強。
理想的糖尿病治療,除強化血糖控制以外,還應進行飲食控制、規律的體育鍛煉、戒煙[3]和限酒,只有35%患者進行了飲食控制,50%的患者堅持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而且有17.7%的患者吸煙,9.5%的患者仍不限制地飲用乙醇含量高的白酒。表明在北京市朝陽區社區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仍需大力進行糖尿病宣教,普及相關知識,以促使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控制,堅持適合糖尿病病情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戒煙、限酒。
現已證實,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與持續的高血糖有關。本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24.6%,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為17.4%,也從另一角度說明本組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
血脂紊亂對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影響,已被北歐辛伐他汀生存研究等大型血脂控制臨床試驗所證實。但本組資料中血脂紊亂的比例仍較高,且已知患有血脂紊亂的患者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者比例低。對于2型糖尿病,單純控制血糖對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益處有限;嚴格控制血壓,則收縮壓每降低10mmHg和舒張壓每降低5mmHg即可獲得明顯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效果[2]。但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仍有62.8%伴高血壓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能進行恰當的治療。
在我們的資料中,以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眼部病變的發生率最高(35.1%),其次為腎臟病變(27.4%)、周圍神經病變(16.0%)和缺血性腦卒中(12.8%),和潘長玉等[4]報道的結果及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慢性并發癥調查組[5]報道的結果相比有所接近,但同時又有一定區別,這可能和調查對象的來源、調查方法的不同有關。
在一份調查的資料表明,在享受北京市朝陽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3.8%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患病率接近文獻報道水平。在臨床醫療工作中,仍需加強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以強化血糖控制,預防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所以血糖管理,尤為重要,關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減少并發癥,從而達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李靖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