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李雪松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
怎么保護自己的腸胃?這就需要“五養”了。保暖護養-天涼過后,白天和晚上的溫度差異很大,慢性胃炎患者要加強胃部的保暖,適當增加衣物,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避免肚子疼或者加重病情;飲食調理-胃病病人宜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以中和胃酸,以免腐蝕胃粘膜和潰瘍面,加重病情;飲食禁忌-胃病的人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冷、太燙、太硬、太辣、太粘的東西,不要吃太多的東西,不要吃太多的東西,不要吃太多的東西,不要吃太多的東西。此外,在服藥的時候要注意服用的方式,最好是在餐后服用,以免對胃粘膜造成損傷;平心調息-胃病的發生和發展與人的情緒和心態密切相關。所以,要注意心理健康,要注意心情舒暢,要避免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同時,要注重勞逸結合,避免因勞累而影響到胃的恢復;運動健養-腸胃患者應結合自身癥狀,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降低疾病復發,有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
山藥、蓮子、大豆、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棗、板栗、豬瘦肉、牛肉、雞肉、牛奶、豆制品等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人參、茯苓、黃芪、白術、甘草等是補益脾胃的中藥。
以下是一些溫胃散寒的方子:
紅燒鯽魚
材料:1條鯽魚、10克桔皮、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鹽、蔥、味精適量。
制法:將鯽魚去鱗、內臟、生姜、魚肉切成薄片,再用橘子皮、胡椒粉、吳茱萸等材料,用紗布包好,加入黃酒、鹽、蔥和水15 ml,隔水蒸半個鐘頭,再加入味精。
用法:在飯前吃。
作用:溫胃鎮痛,對虛寒、胃病、清熱瀉痢、腹痛均有奇效。
砂仁肚條,
材料:10克沙仁,1000克豬肚,花椒,胡椒,蔥白,生姜適量。
制法:按照烹調的一般做法。
用法:在飯前吃。
作用:溫中祛濕,行氣止痛,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用于治療胃脘冷痛、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
姜片
材料:生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法:將干姜和高良姜分別煎成汁液,與粳米一起熬成粥。
用法:每日1次,早上和晚上1次。
作用:溫中和胃,驅寒止痛。用于脾胃虛寒、腹痛、腹痛、嘔逆、吐水、腸鳴、腹瀉等。
冬天喝點祁門的紅茶,對腸胃有好處。這是一種特殊的味道,第一道是上品,第二道是上品。不要把水浸得太深.
養胃要謹記“紅、黃、綠、白、黑”
什么是“紅、黃、綠、白、黑”?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總是讓人絞盡腦汁地想著怎樣“保胃”,這位醫學胃專家說,“三分治療,七分調理,飲食的合理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基礎,飲食的合理與否,其實很簡單,邱健行寫了九個詞:“紅、黃、綠、白、黑”、“一二三四”。
“紅、黃、綠、白、黑”是邱健行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了五種有益于身體的飲食習慣:
“紅”就是一種番茄,每天吃一次,可使患前列腺癌的機率降低45%;
“黃”指的是玉米、胡蘿卜等,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A,兒童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群容易患癌癥,動脈硬化;老年人易出現視力模糊、視力模糊;
“綠”是前文所說的綠茶;
“白”就是燕麥片,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還可以治療糖尿病,減肥,還有排便的作用;
“黑”的意思是黑木耳,黑木耳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一天5-15克即可。
什么是“一二三四”
而“一二三四”則是大家日常飲食中的四大要點。
“一”是一包牛奶,日本有一句諺語:“一包奶,一國一家”;“中國飲食有許多好處,但缺鈣,百分之九十的人缺鈣,”他說,一般人每日攝取的鈣質為800 mg,而中國人的每日攝取量僅為500 mg,尚差300 mg。
“不喜歡喝牛奶的人,可以喝酸奶,或者是豆漿。”邱健行說道。
“二”指的是250克的主食,250克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半斤大米或小麥面粉,“體力活多的人可以多吃一點,稍微肥胖的人可以少吃一點,”但飲食要遵循四個原則:飯前要喝湯,要慢吞吞地吃,要多咀嚼,晚餐要少吃,這樣才能保持健康。
“三”是三種高蛋白質的食物,一斤瘦肉,一個雞蛋,豆腐兩兩,魚蝦兩兩,雞鴨兩兩,黃豆半兩,一天三餐,早餐一碗煎蛋,一頓苦瓜一塊,一頓豆腐兩塊,兩條魚。
“四”:有粗有細,有甜有咸,有三四五,有八分飽。
粗細也有粗細,講究的是粗細搭配,營養相輔相成,一周可以多吃三到四次粗糧,比如玉米、紅薯等,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無糖無鹽是指不能只吃甜食,也不能吃過多的甜食;另外,食鹽的攝入量也不能過高,每天攝取6克左右。三四五頓,是指一天能吃多少頓飯,一個人一天三四頓,該怎么安排“五餐”呢?七八分飽是指八分飽,離了餐桌還不滿足,再要吃,就得把自己從餐桌上挪開。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