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種藥物,是以腫瘤細胞具有的特異性(或相對特異)的分子為靶點,應用分子靶向藥物特異性阻斷該靶點的生物學功能,從分子水平來逆轉腫瘤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這樣直接作用于靶位與位點相結合,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甚至腫瘤消退的目的。
靶向藥物可以分為大分子和小分子的靶向藥物。其中小分子的靶向藥物化學結構穩定,半衰期較短,口服容易吸收;而大分子的化學結構不穩定、半衰期長、以注射形式使用。
●單克隆抗體(MAb):腫瘤細胞生長同其他組織、細胞的生長一樣,都需要血管提供充足的養分支持,腫瘤細胞就像是"吸血鬼",能夠想盡辦法攻擊更多的血管,從全身"汲取"養分,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腫瘤細胞會很快轉移到全身各處,還會導致人會不斷消瘦。
古人說: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所以想要扼制腫瘤細胞的這種肆無忌憚,需要斷掉它依賴的養分,單克隆抗體就是利用這種原理,以腫瘤血管生成為靶點的靶向治療,但是,需要與化療藥物聯合才能有更好的療效。
●免疫抑制劑(PD-1、PD-L1)有一部分也是靶向性的:其實,及時是正常人體內,每天也會以產生大量的腫瘤細胞,之所以沒有形成腫瘤是因為在T細胞的作用下,不斷地直接殺傷這些靶細胞,抵御疾病的感染,抑制腫瘤形成,而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結合,會逃過T細胞的法眼,甚至會打敗T細胞,導致T細胞凋亡瓦解,抑制T細胞增殖,趁機侵襲我們的機體,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可以利用免疫抑制劑,抑制PD-L1與PD-1相結合,T細胞就可以正常復工保衛我們的機體了。但是腫瘤細胞繁衍生長快,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完全徹底的殺死癌細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替尼類藥物,如奧希替尼等,腫瘤細胞和其他細胞一樣,都需要接收生長的信號才能生長,但是不同的是一般細胞、組織不僅會接收到身體傳來的生長信號,還會接收到抑制信號,有始有終,但是貪心而自私的腫瘤細胞自成一派,自己接收自己細胞內的信號,不停地給自己傳遞生長的信號,瘋狂生長,蔓延到全身,而絡氨酸激酶抑制劑就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內的信號傳導,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促使腫瘤細胞的凋亡,可用于化療失敗或無法化療的患者。
癌癥患者應該選擇哪種靶向藥物進行治療呢?現如今癌癥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命健康,其中肺癌占比最大,專家預測,如果我國不及時控制吸煙和空氣污染,到2025年我國每年發病人數將超過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所以攻克肺癌勢在必行!
而近年來靶向藥物發展迅速,讓眾多肺癌患者看到了希望,但是靶向藥物種類繁多,我們需要科學選用才能發揮藥物療效。在選擇靶向藥物時基因檢測是肺癌靶向治療的關鍵步驟,只有通過基因檢測有基因突變,才能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開展靶向治療。
其中,EGFR基因突變是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物一二三代靶向藥均已上市,包括一代靶向藥吉非替尼等,二代靶向藥阿法替尼等,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等,但是一二代靶向藥物服用約1年后會出現耐藥性,引起疾病繼續發展。而FLAURA臨床試驗表明進口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泰瑞沙)單藥一線治療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成為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新標準。
甲磺酸奧希替尼片(泰瑞沙)是全球首個第三代晚期肺癌靶向藥,2017年首次在國內獲批適用于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時或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并且經檢測確認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而2019年8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已正式批準奧希替尼用于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
奧希替尼在美國2015年底批準,在2016年初上市后,很快進入我國,為我國超過 7 萬中國患者因奧希替尼重獲新生,相關研究結果多次在權威雜志新英格蘭雜志上刊出,療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廣泛驗證,不斷給 EGFR 敏感突變晚期 NSCLC 患者帶來突破和希望,而且已經進入醫保范圍內,大大減輕了肺癌患者的負擔,使患者看到了光明。
其次,肺癌患者需要早發現早治療,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而且一定要戒煙、忌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適當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