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瘧疾又名打擺子瘧疾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后,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流行于102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有20億人口居住在流行區,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惡性瘧死亡率極高。本世紀30年代,瘧疾幾乎遍及全國。經過多年的努力,發病率大大下降,至1992年全國發病人數降至7萬。由于許多地區基層衛生組織不健全,疫情漏報或不報的情況仍較嚴重,有關專家估計實際發病人數要多1~3倍,但總的下降趨勢是肯定的。還必須清楚看到的是,至今仍有約15個省(自治區)546個縣(市)近3億人口還在瘧疾威脅之中,且局部地區疫情波動較大,小規模暴發不斷,南部惡性瘧病例增多,因此,瘧疾的防治在傳染性疾病中仍然居于重要地位。
瘧疾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傳播?瘧疾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瘧疾患者和帶蟲者都有傳染性。當蚊子叮咬患者或帶蟲者后,瘧原蟲就和血液一道被吸進蚊子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繁殖,當蚊子再次叮咬其他健康入時,瘧原蟲就會隨蚊子的唾液進入人體的血液中,使健康入發病。有時偶爾也可以因為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或使用被含瘧原蟲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而感染瘧疾。
瘧疾的主要表現是寒戰、發熱、大汗,其發熱具有明顯的規律性。間日瘧,顧名思義就是隔日發作一次,惡性瘧是每日均發作。據介紹,發作一次瘧疾的全過程大致為:發作時,首先出現疲乏、頭痛、畏寒,進而出現寒戰。此時患者明顯感覺發冷,甚至蓋兩床被子也不能改善癥狀,體溫經常超過38℃。持續數分鐘至1小時后,患者寒戰緩解,開始發熱,體溫一般達39℃—40℃,劇烈頭痛;數小時后大汗淋漓,體溫逐漸下降。控制傳染病重在預防,預防手段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因為瘧疾主要是通過中華按蚊傳播,因此,大力開展滅蚊是控制瘧疾傳播的最有效手段。而保護易感人群可以通過藥物來預防,但不提倡大規模服藥;如果進入瘧疾高發區,可以進行藥物預防。
瘧疾的預防:
1、睡好 注意休息,當勞累身體抵抗力低時,易發病。
2、吃好 飲食多吃蔥姜蒜、辣椒韭菜,蒜頭面食等助陽之品,以補充陽氣。少吃芒果生濕之品,多吃菠蘿,白蘿卜,酸奶等化濕開胃之品。飲食宜忌在雨季尤其重要。
3、要服用抗瘧藥據統計,預防性服藥發病率30%,不服用者為50%。剛到疫區,應服用3個月,因剛到時,旅途勞累,水土不服,抵抗力低,難適應,易發病。
4、注意保暖 隨時加減衣服,注意適當活動,但不宜大量出汗,受涼和大量出汗都易傷陽氣。忌貪涼飲泠、露天夜臥,應掛蚊帳,注意室內通風干燥,尤其是在雨季。
5、雨季服藥 因⑴雨季蚊子多,⑵從中醫角度說,雨季濕邪重,易困脾、傷陽,且雨季瘧疾纏綿難愈易反復。
瘧疾不可小視,它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痛苦與不便。為了生活的健康與快樂,大家應該積極的預防瘧疾。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