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或者自己有這種情況:大夏天也穿著長袖,手腳一年四季冰涼特怕冷,人看著也沒精神,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很虛很萎靡,這個情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怕冷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從中醫角度看問題:腎藏精,腎為先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為后天之本,脾腎虛寒會引起全身臟腑病變,可見于多種慢性病的后期,是陽虛證中較為嚴重的證候,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陽虛欲脫的情況,患者應及時治療,避免嚴重情況的發生。脾腎虛寒患者常表現的癥狀為:腰膝、下腹冷痛,畏冷肢涼,久泄久痢,或五更泄瀉,完谷不化,便質清冷,或全身水腫,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脈搏沉遲無力。
脾腎虛寒是脾陽損傷,不能充養腎陽;或是腎陽受損,不能溫暖脾陽,導致脾腎陽氣同時損傷,虛寒內生所致。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氣,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精氣的充盈依賴于脾運化水谷精微的滋養,兩者先后天互相滋養,脾腎虛寒需要脾、腎同補,固養結合。那么怎么進行調理呢?
脾腎虛寒的調理
脾腎虛寒的患者,主要是脾氣虛弱陽氣不足,一般都會有腹脹、食欲不振、腹痛等的癥狀,比較喜溫,平時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注意保暖,可以適當吃些山藥、枸杞、黑豆、韭菜、牛羊肉這些食物,出現上述癥狀可以用中醫療法調理身體。
臨床上常用中成藥進行調理,常見的萬年青固精補腎丸具有溫補脾腎的作用,可以脾腎雙補,因為脾與腎是相互依賴的,脾好了,腎也就容易補了,還可以通過補充腎精來補腎,補得更牢,更徹底一些。它的組成中包括包括藥物有多種中藥材組成,所含的牛膝、杜仲:強筋骨;山茱萸、覆盆子、金櫻子:收斂固澀;肉蓯蓉、巴戟天:補腎陽,益精血;山藥、遠志:補脾益肺,諸藥配伍可以溫里散寒,補脾益腎,全面綜合調理。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服藥期間忌酒、忌油膩食物,比如肥肉、燒烤、油炸食品等。
患者平時生活中應適當的鍛煉,增強體質,如散步,打太極,瑜伽等。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時間。
感冒或實熱內盛者導致的便秘,口舌生瘡、頭暈目脹、咽喉腫痛等患者是不建議服用的。
服藥二周或服藥期間癥狀無改善反而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癥狀,應立即停藥并去醫院就診。
過敏體質者要慎用。
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固精補腎丸飯前服用效果更佳,最好空腹服用。這屬于滋補的藥品,飯前服用更有利于吸收,增強它的療效。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由妙手醫生·執業藥師審核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更多問題可關注妙手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