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鈣的需求量是比較高的。母乳喂養或是混合喂養的寶寶,雖然可以通過母乳或奶粉攝取鈣,但是由于寶寶生長發育迅速,可能會引起鈣的缺乏。
因為鈣在吸收后,要經過人體代謝,也是有一定的丟失的,所以說兒童補鈣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另外食療補鈣也是很好的選擇。
不同時期寶寶鈣需求量也不一樣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骨骼生長快,鈣儲存量多,保證充足的鈣攝入量是必要的。但過量補鈣、重復補鈣等做法并不科學,容易影響寶寶胃口,出現厭食、便秘、胃脹等癥狀。
同時,攝入鈣量過多還會影響鐵、鋅、鎂等元素的吸收,如果孩子有貧血或缺鋅問題,則不利于病情恢復。
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不同年齡孩子所需鈣量也不相同:
0-6個月寶寶鈣每日適宜攝入量為200mg,主要來源于母乳或配方奶粉,要求每日喝奶量>600ml。
7-12個月寶寶鈣每日適宜攝入量為250mg,主要來源于:
母乳或配方奶粉,要求每日喝奶量600-800ml;
輔食(半流質、粗顆粒):嬰兒米粉、嬰兒酸奶、蛋黃泥、蒸豆腐、碎菜末等。
1-3歲寶寶鈣每日適宜攝入量為600mg,鈣攝入來源從母乳轉變為其他奶類和奶制品,可攝入不同鈣來源食物,如:煮雞蛋、芝麻糊等。
如何通過食療補鈣?
一般情況下,寶寶日常所需的鈣量是可以通過食物攝取的,如果通過食物攝取的鈣量實在不能滿足機體對鈣的需求,可以選擇鈣劑作為補充。
補鈣食品—奶類及奶制品
通常母乳喂養或是添加配方奶粉的寶寶可以獲得充足的鈣,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但是,大于1歲的寶寶,不能再進行母乳喂養,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牛奶,也可以獲得日常所需的鈣量。
在寶寶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奶類和奶制品,都是寶寶獲得鈣的首選。如果寶寶對蛋白質不過敏,可以堅持食用奶制品,酸奶、奶酪等也是很好的選擇。
補鈣食品—大豆制品
大豆中鈣的含量十分豐富,100g大豆中含鈣量高達191mg。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皮、腐竹、豆漿等。
所以,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后,可以在輔食中逐漸加入豆制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眾多豆腐品種中,內酯豆腐的鈣含量最低,所以寶爸寶媽們要注意合理挑選。
補鈣食品—綠葉菜、堅果、海產品
蔬菜中的蘿卜、香菇、木耳、西蘭花、芥蘭、莧菜 、菠菜等;海產品如魚類、蝦皮、海帶、紫菜等鈣含量都比較高。
但是,一些綠葉蔬菜,如菠菜中的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吃之前需要焯水。
骨頭湯不能補鈣!
骨頭中含鈣確實豐富,但是骨頭中的鈣是有機鈣,由于其化學結構的特殊性,很難溶解到湯里,雖然骨頭湯內加點醋可以增加鈣溶解度,但溶解的鈣量十分有限。
給寶寶喝太多骨頭湯,不但不能補鈣,還有可能導致脂肪攝入過量,增加肝臟負荷引起寶寶肥胖。
給寶寶補鈣的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很多時候寶寶出現缺鈣現象并一定是真的缺鈣,很有可能只是缺乏維生素D。如果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吃再多的鈣也沒有辦法吸收。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由妙手醫生·執業藥師審核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更多問題可關注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