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炎熱的夏季來臨,燒烤店的生意也火了起來。點菜的時候常會聽到有人說,"點串腰子","補補腎",旁人都會會心一笑。國人補腎不僅要吃飯,還要吃藥。近日,某補腎藥品公布了2015年的銷量——近8.8億片,中國男人約有7億,相當于每個男人吃了1.25片。中國的男人真的“弱”嗎?
"腎虛"和"補腎"其實是一種文化病,精華"丟失"真的是"掏空身體"嗎?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都感到精神不振,身體乏力等癥狀。結果,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或被動地被歸為"腎虛",甚至有了"中國人,十男九虛"的說法。
實際上,在世界衛生組織重要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的附錄中,腎虛被定性為文化特定性障礙——最初只在某種特定文化中發現,而且也僅存在于那種特定的文化環境之中。
中國性學會副理事長馬曉年教授表示:中國人常說的腎虛,就是一種文化病。它只不過是對精液丟失的擔憂(有同樣擔憂的印度也有腎虛的說法),進而產生嚴重焦慮,焦慮激起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又進而轉化為軀體癥狀,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把自己攪得心神不寧。
國外學者也發現,把精液看成是生命精髓的中國人更容易得"腎虛",因為他們把精液的消失當作對生命的威脅;而覺得定期排出精液對身體有好處的西方人,或在西方成長的第二代中國人,則沒有人覺得自己會腎虛。
中醫提到的"腎"其實本就比較"虛","補腎"能提高"性能力"嗎?
補腎的食物和藥物數不勝數,它們到底靠不靠譜?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腎"是什么?西醫醫學上的腎,指的是腎臟,"腎"是身體內生成尿液的器官,通過腎臟的過濾,把身體的代謝產物以及其他身體不需要的物質從尿液排出,把大部分水以及人體需要的物質留下。此外,腎臟也具有內分泌功能,生成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功能。從這個角度看,縱欲不會傷害這個"腎",補這個"腎"也不會對性能力有什么作用。
中醫醫學中的"腎"和西醫醫學的"腎"完全不同,中醫醫學的"腎"是"先天之本",是生殖繁衍的物質基礎。中國性學會副理事長馬曉年指出,"腎",涵蓋了內分泌、泌尿、生殖、免疫、神經、血循環、呼吸、運動等人體主要生理功能的概念。即使是現代醫學中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系也難以與之匹配。可以說中醫的腎是一個虛擬的概念。
吃燒烤時必點羊腰子,能把精華"補回來"嗎?
"以形補形"是公眾最為熟知的傳統醫學理論,"吃各類腰子補腎",正是基于這個理論;"取類比象"是另一條"補腎"的理論來源,如鴿子因為交配頻繁,繁殖能力強,鴿子肉和鴿子蛋也就被賦予"補腎"和"改善性功能"的能力。
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表示,腎病需要對癥治療,僅僅靠食補解決不了問題。調整飲食,只是減少腎臟的負擔,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這種意義上的食補,主要是多飲水,多排尿,這相當于降低了血液中的需要過濾的物質的濃度,從而降低了過濾難度。
有了獨特的"腎虛",自然會產生了特別的"補腎"文化。治療疾病勃起功能障礙,國際通行的一線治療方案是使用化學藥如西地那非,而2015年,中國性學會、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人群目前使用化學藥的治療率只有6.97%,且只有13.75%的人認為西地那非一類的藥品是安全的。看來,"十男九虛",不一定準;但覺得西藥不安全,相信食補藥補的人絕對是多數。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