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隨著“電腦族”和“手機族”越來越多,長時間低頭操作電腦和手機導致的肩周炎和頸椎病也日益增加。
但是,很多朋友面對這兩種病有點摸不著頭腦。很多本是頸椎病的情況,卻當成了肩周炎,反復治療卻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分清到底是肩周炎還是頸椎病呢?
發病時間對比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常常是因為年紀增大,軟組織退行性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導致的,故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常見于50歲左右,女性發病略高于男性,因此又被稱為“五十肩”。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頸椎病的發病不分年齡段,過去一般以中老年人群為主。目前,由于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各種不良坐姿、睡姿的養成,導致頸椎病的發病人群向30歲左右的年輕一代靠攏。
癥狀和體征對比
頸椎病有很多種類型,如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等。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最容易和肩周炎混淆。如果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往往是由于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刺激而導致疼痛,有觸電樣的感覺,呈放射狀,同時伴有手指麻木,肢體發冷等皮膚感覺異常,嚴重的會出現頭痛、頭昏腦漲、視物模糊,有疊影感、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全身乏力等。
而肩周炎的疼痛局限于肩部,疼痛呈鈍痛或刀割樣,伴有肩關節上舉、外展和旋轉運動不靈便,疼痛一般以夜間較為明顯,寒冷會使疼痛加劇。
從痛感和疼痛部位兩方面來說,肩周炎的疼痛為持續性鈍痛,具體表現為酸痛和脹痛,一般位于三角肌區,即鎖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崗外下方區域;而頸椎病的疼痛表現多為麻痛,并伴有上肢及手部的放射痛,最常見的部位主要是頸部、肩上區,即鎖骨上方、肩峰內上方和肩胛崗前上方區域。
從體征上看,頸椎病一般在局部沒有特定的壓痛點,但常伴有頸部疼痛和活動障礙,但肩部功能活動尚好。肩周炎往往在肩部有明確的肌腱、關節囊等處的壓痛點,肩關節功能運動明顯受限,而頸部活動沒有障礙。臂叢牽拉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又稱壓頂試驗)等在頸椎病通常為陽性,肩周炎病人則為陰性。
總結起來,兩種疾病的辨別要點如下:
疼痛點:肩周炎的痛點在肩關節處;而頸椎病的痛點在頸椎周圍及上臂部。
活動范圍:肩周炎肩部活動范圍明顯受限,尤以外展時為甚;頸椎病者肩部活動不受影響。
病程:大多數肩周炎患者1年左右時間均能取得自愈,而頸椎病往往呈進行性加重,多年積病。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