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每天忙碌的工作,壓力過大,很多原因都會導致人們感到胸悶氣短、心慌、乏力等,到醫院就診后說是心律失常,需要及時調理治療。而說到調理治療很多人還是比較信賴中醫。那么,心律失常導致胸悶氣短屬于中醫什么疾病呢?中醫怎么治胸悶氣短呢?
心律失常胸悶氣短屬于中醫什么疾病?
中醫認為,心律失常與中醫所指的脈律失常極相似,是心臟氣血逆亂,陰陽偏勝所致的病理變化,陰不勝陽者脈來疾數,陽不勝陰者脈多遲緩。它是以病人脈搏失去常態為主要特征,伴胸悶氣短、心悸、心慌、胸痛、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癥狀的一種病癥。
針對上述問題,那中醫怎么治胸悶氣短呢?
心律失常就是心臟的問題,按照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將心律失常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兩大類。目前,大多數心律失常患者依賴于藥物治療。
傳統的抗心律失常西藥減慢心率、惡化心功能等副作用飽受醫生和患者詬病,而中藥具有整體調節、安全副作用小的特點。
以中藥參松養心膠囊為例,參松養心膠囊是在汲取傳統名方《生脈散》和《定心湯》精華的基礎上,研發的純中藥制劑。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清心安神,對于氣陰兩虛、瘀血阻絡型心悸均有療效。
方中清火藥與溫熱藥巧妙配伍,既有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清火藥,又有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溫熱藥。因此,它可以快慢兼治,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除了用藥外,中醫還強調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對病癥的恢復也有很大的幫助。
保持精神愉快
中醫認為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范圍,則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七情之中,唯有喜屬于良性刺激,喜為心志,笑為心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若長期憂郁、恐懼、悲傷、憂愁,則易氣機失調而致病。故應做到養心斂思,處世達觀,加強道德修養,舒暢情志。有病的人宜移情易性,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念。
2、飲食適宜
飲食要全面調配,因人而宜,五味調合,營養全面。就餐注意定時、定量、衛生,注意避免過度油膩、厚味、生冷。多食益氣養血、益心氣、養心陰的食品。
3、選擇適當的居住環境
生活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影響重大。潔凈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室內寬敞適中,光照調和,自然通風良好的居住環境力,有利于怡養性情。
胸悶氣短屬于中醫什么疾病以及中醫怎么治胸悶氣短,相信大家讀過文章后,已經了解了。大家生活中若感覺總是胸悶氣短,講義盡早到醫院檢查,排除心律失常這樣器質性疾病的可能。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