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主治醫師
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與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相關,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嘔血和黑便。隨著失血量的增多,還會出現頭暈、面色蒼白、無力、發冷等癥狀,甚至可能出現休克,進而危及生命。
典型癥狀
嘔血: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伴有嘔血,出血量較少、速度慢也可以沒有嘔血。反之,幽門以下出血如果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可以反流入胃內引起惡心嘔吐而出現嘔血。當嘔出的血液為鮮紅色或有血塊時,大多是出血速度快且出血量大的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均會出現黑便。黑便指大便顏色為黑色,且粘稠發亮,呈柏油樣。若出血量大,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短,糞便可能呈現暗紅色。
伴隨癥狀
貧血:由失血過多引起,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貧血。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隨著血液的大量流失,患者會出現頭暈、心悸、乏力、四肢發冷、突然起立時暈厥等周圍循環衰竭的征象,嚴重者可伴休克。
發熱:部分患者在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現低熱,持續3~5天后降至正常。
氮質血癥: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質的消化產物在腸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濃度可暫時增高,稱為腸源性氮質血癥。一般于出血后數小時血尿素氮開始上升,約24~48小時達到高峰,出血停止后3~4日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