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麗主治醫師
疫情期間人們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危機時刻我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變化,比如我們的情緒會出現焦慮、緊張、恐懼、煩躁、敏感、易激惹、無助、甚至絕望,不要擔心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心理學中叫做常態反應,也可以理解為應急反應,這有利于調節我們的心理狀態,應對現在的突發狀態。
我們心理和生理的變化會導致我們的行為發生變化,我們可能會出現不停測量體溫、不停洗手、懷疑自己患病,多次前往醫院就醫,或者害怕就醫過程中會被感染,甚至出現沖動攻擊行為。
心理狀態和我們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因此心理調適的健康是重要環節,保證我們的免疫力有利于對疾病的預防。
首先:要接納現實、接納我們的情緒。不要過多的抱怨,過多的抱怨不利于在危機情況下,去調節我們的情緒。我們會變得越來越生氣,就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這種負性情緒會使我們身體和心理做出進一步的損害,降低我們的免疫力。其次:獲取有效信息,避免過度恐慌。我們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我們要從官方媒體正確獲取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信息,只有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才能戰勝它,預防它,才會避免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