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低是怎么回事
白細胞總數低于正常參考值(<4×10^9/L)稱為白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可分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包括感染,如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等;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甲狀腺疾?。谎合到y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脾功能亢進;先天性粒細胞缺乏等。非疾病因素如使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物、抗腫瘤藥物),進行放射治療(如X線、γ射線、放射性核素等)的患者,長時間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汞、鉛、苯等,均可導致白細胞減少。
疾病因素
感染
感染是白細胞減少最常見的病因,特別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等;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感染;某些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
自身免疫病
如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由于體內產生造血干/祖細胞的抗體以及淋巴細胞分泌負性造血調控因子,使白細胞生成減少、破壞增加,導致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
甲狀腺疾病
如橋本氏甲狀腺病可引起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增多。
血液系統疾病
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巨幼細胞性貧血、嚴重缺鐵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可引起白細胞生成減少或受到抑制。
脾功能亢進
各種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時,白細胞在脾臟的破壞增加而導致白細胞減少。
先天性粒細胞缺乏癥
為遺傳性疾病,因基因突變導致造血干細胞缺陷、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從而出現粒細胞缺乏癥。
全科 主治醫師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
1000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