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的治療方法
目前小腦萎縮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一些可控的致病因素進行干預,以期盡可能延緩疾病進展。
藥物治療
主要為針對性改善共濟失調癥狀的治療。
氯硝西泮
適應證:主要用于癲癇和驚厥,也可改善共濟失調。
不良反應:嗜睡、共濟失調及行為紊亂;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頭昏、乏力、眩暈、言語不清等。
禁忌證:青光眼患者禁用、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慎。
丁螺環酮
作用:可改善共濟失調。
不良反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口干、便秘、失眠、食欲減退等。
禁忌證: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和對本品過敏者、青光眼、重癥肌無力、白細胞減少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坦度螺酮
作用:具有抗焦慮和抗抑郁作用,也可改善共濟失調。
不良反應:嗜睡、步態蹣跚、惡心、倦怠感、情緒不佳、食欲下降。
禁忌證:對本品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利魯唑
適應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還可改善共濟失調。
不良反應:乏力、惡心、頭痛、腹痛、嘔吐、肝功能指標升高、頭暈、心動過速、嗜睡、口內感覺錯亂。
禁忌證:伴嚴重肝病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中醫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小腦萎縮治療的關鍵在于補腎、益氣、活血、健腦、豁痰、開竅。中醫的治療主要是填髓補精,化瘀通絡、補氣血,使病情暫時得到延緩。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泰安市中心醫院
100020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