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間質性肺病,可以使肺組織纖維化。IPF患者伴有嚴重的癥狀和體征,造成呼吸困難、干咳、疲勞、運動不耐受、健康相關生活質量下降等。
針對IPF的診治,《2015版IPF指南》提出了一些有條件的情況下推薦使用的藥物如尼達尼布、吡非尼酮以及抗酸治療方法,同時也提出了氧療、機械通氣、肺康復、肺移植等一些非藥物治療的方法。
今天我們就IPF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做一些了解。
氧療
IPF 主要的癥狀為氣喘、呼吸困難,提高其血氧飽和度則是低流量吸氧的目的。
IPF患者不宜吸入高濃度和高流量的氧氣,因高濃度和高流量吸氧,有可能使患者通氣量進一步降低,還可能導致氧中毒。因此,只適宜給予患者持續的低流量氧療。
低流量吸氧是指將氧流量控制在1.5-3.0L/min,濃度在35%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應時時監測患者的血氧濃度,以便調整最佳的吸氧方案。
低流量的吸氧可以有效糾正運動性低氧血癥,減輕呼吸困難,不同程度的緩解膈肌的疲勞,提高運動耐力,改善預后。
機械通氣
機械通氣是嚴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種呼吸支持方法, 無創正壓通氣適應證較廣,易被患者接受,應用較多。
目前臨床上治療 IP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主要采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其中經鼻高流量氧療對此類患者而言是一種新選擇。
恰當的通氣支持能夠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
肺康復
肺康復包括有氧運動、力量和靈活性訓練、呼吸訓練、健康教育、營養干預和社會心理支持。
但并不是每一位IPF 患者都適合參加肺功能的康復訓練,如IPF急性加重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較嚴重的心臟病,如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等均視為禁忌癥。肺功能的康復訓練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方案和詳盡的時間表,在醫師或家屬的監護下,循序漸進的進行康復鍛煉。
肺功能的康復訓練對于減輕呼吸困難癥狀,降低急性加重次數,減輕疲勞和焦慮抑郁的情緒,提高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全面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肺移植
對于疾病發展到終末期、呼吸衰竭階段的IPF患者而言,肺移植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命的重要有效的手段。
目前移植器官的缺乏、移植后的排異反應和昂貴的費用等問題仍是影響肺移植的重要因素。
隨著針對IPF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IPF患者的預后將會愈來愈好,生命質量也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本資料非廣告,不作為勃林格產品推薦依據,僅供公供科普教育使用;如您有健康問題,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內容過期視同作廢 。
審批號:MPR-CN-101374
有效期:4/11/2025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