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兒童身上總有大片紫色淤斑?原來是得了紫癜
過敏性紫癜又稱自限性急性出血癥,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發病原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某些藥物作用、過敏等致使體內形成IgA或IgG類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于真皮上層毛細血管引起血管炎。主要表現為紫癜、腹痛、關節痛和腎損害,但血小板不減少。本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炎,多發于學齡期兒童,常見發病年齡為7~14歲,男孩多于女
了解:過敏性紫癜的癥狀是什么
皮膚紫癜:過敏性紫癜大多數以皮膚紫癜為首發癥狀,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瘀斑或蕁麻疹樣皮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不退色,即為紫癜
關節型過敏性紫癜常累及膝、肘、踝、腕等關節,以膝關節受累最常見。受累關節以疼痛為主,常伴有腫脹及活動障礙。疼痛呈游走性,可反復發作,但不會出現關節畸形。
關節型過敏性紫癜皮損常發生在關節附近,以針頭至黃豆大小的紫色淤點、淤斑為主要表現。紫癜稍突出于皮膚表面,呈對稱分布,伴有癢感并成批出現,有時皮損處會出現潰瘍或壞死。
腹痛別大意,急腹癥=紫癜?如何區分
腹痛也常見,多呈絞痛,是由血液外滲入腸壁所致。常見腹痛,多表現為陣發性臍周痛、絞痛,腹痛也可發生在腹部其他部位。可有壓痛,少見反跳痛。以臍及右下腹痛明顯,可遍及全腹,但一般無腹肌緊張,壓痛較輕,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與黑便。因腸道不規則蠕動,可導致腸套疊,可捫及包塊,多見于兒童。偶可發生腸穿孔。如不伴有皮膚紫癜,常易誤診為“急腹癥”。
警惕:兒童過敏性紫癜并發癥危及生命?紫癜型腎炎
腎炎是本病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在12%~65%。一般于紫癜出現后1~8周內發生,輕重不一,有的僅為短暫血尿,有的很快進展為腎功衰竭,但少見。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腫及高血壓等急性腎小球腎炎表現,少數可為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個別病例可轉入慢性腎功衰竭。
如何辨證論治的?
通常的西醫治療包括: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以及一般的抗變態反應治療,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但單純的應用西藥治療,療效欠佳,且紫癜復發率高,副作用大。
中醫治療采用:昆明山海棠、枸杞子、淫羊藿等組成,屬純中藥昆仙膠囊治療,其中昆明山海棠有抑制免疫、抗炎止痛的作用;枸杞子能保護機體肝臟,提高機體造血功能;淫羊藿具有抗炎鎮痛、抗骨質疏松、促進機體造血功能恢復作用;莬絲子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可提高生殖功能,同時能促進成骨細胞增殖,改善骨質疏松癥狀,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昆仙膠囊具有類激素、免疫制劑的作用。
對于過敏性紫癜要怎么辦?以下五點需要注意
皮疹、腹痛發作的急性期內應清淡飲食,如粥、爛面條、軟米飯、饅頭等,不吃油膩食物,不吃生、冷、硬、油炸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急性期應禁食魚類、蝦蟹、海鮮類、奶制品、蛋類、豆制品,蔥、蒜、辣椒、料酒等調味品盡量不吃,禁食花生、瓜子、核桃等堅果類,禁食飲料、果凍等各種含防腐劑的零食。
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桔子、柚子、橙子、蘋果、梨、草莓、獼猴桃、西紅柿以及各種綠葉蔬菜等。龍眼、荔枝、芒果、菠蘿、榴蓮等熱帶水果,北方兒童應盡量不吃,容易過敏。
急性期盡量減少進食品種,以免引起反復過敏。肉類可以試吃瘦豬肉,其過敏反應較少,禽類、牛羊肉暫時不吃。
急性期盡量減少進食品種,以免引起反復過敏。肉類可以試吃瘦豬肉,其過敏反應較少,禽類、牛羊肉暫時不吃。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