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衛愛續航公眾號
大家都知道,手術是肝癌首選的治療方法且目前為止仍是使病人獲得長期生存的主要方法。但是,我國絕大多數肝癌病人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不適合手術[1]。但近兩年,轉化治療的發展可能會讓這部分病人的治療效果獲得大的提升,中晚期肝癌病人也迎來了新的曙光。那到底什么是轉化治療呢,讓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轉化治療?
簡單來說,轉化治療是通過一些方法把肝癌縮小,將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轉化為可切除,或將只能部分切除的肝癌轉化為根治性切除,或讓無法進行肝移植的病人獲得肝移植手術機會[2]。
這就意味著,以前不能手術切除或者不能進行肝移植的病人,現在擁有了可以手術切除和肝移植的機會,這將大大改善肝癌治療的效果,病人就有機會獲得長期的生存。
所以,轉化治療就是“縮瘤”,把腫瘤縮小,讓手術得以實施,讓更多病人絕處逢生。
轉化治療是怎么縮小腫瘤的?
轉化治療的目的是使腫瘤縮小,由原來不可切除變為可切除。目前轉化治療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類[3]:
1.局部治療,如介入治療和放射治療。
肝癌需要肝動脈提供營養得以生長,介入治療,通過導管從淺表血管到達肝動脈,將栓塞藥物及化療藥物“定向”送至肝癌組織,使肝癌組織“餓死”,達到縮小腫瘤的目的。現在很多研究已經證實,介入治療作為不可切除的肝癌轉化治療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獲得可能手術的機會。不過,光有介入治療是不夠的,因為介入能否實施或者效果同時也受到患者肝功能、腫瘤大小和數量等影響[2]。
現在,放療逐漸可以做到精準放射病灶及精準放射劑量分布,擊殺腫瘤細胞,同時減少對正常肝組織的損害。在轉化治療中,放療對合并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療效明顯,使腫瘤切除成為可能[2]。
2.系統性治療,以最新的靶向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
近年來,系統治療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新的靶向藥物百花齊放,尤其以侖伐替尼為代表的靶向藥物不僅能直接發揮抗腫瘤作用,還能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為中晚期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大大延長了病人的生存期。
研究顯示,侖伐替尼的緩解率高,可以讓很多病人實現快速縮瘤,部分原本不能手術的病人成功接受了手術治療,提示這種轉化治療模式確實可以使一些晚期肝癌病人獲得根治的機會。
3.聯合治療,如介入治療聯合放射治療、介入聯合靶向藥物、靶向聯合免疫治療等。
為了提高肝癌的治療效果,充分打擊肝癌細胞,聯合治療展示出更多威力。多項研究數據已經證明,聯合治療可以大大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療效果和轉化率,不可切除性肝癌轉化為可切除性肝癌的成功率更高了。
比如靶向藥物聯合免疫治療,研究顯示對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侖伐替尼聯合PD-1抗體的緩解率達到40%以上[3];靶向藥物聯合介入治療,對于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侖伐替尼聯合HAIC治療的客觀緩解率達65%以上[5],部分患者因為腫瘤縮小接受了手術治療。同樣,介入治療聯合靶向藥物也能夠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轉化治療是如何實施的?
轉化治療是中晚期肝癌的研究熱點,除了治療方案的選擇,治療前評估以及治療后手術時機都很關鍵。
在治療前,病人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超聲、對比增強CT及MRI等影像學檢測,對AFP等腫瘤標志物、腫瘤大小、數目、癌栓位置、剩余肝臟體積等進行評估;進行轉化治療后,根據患者身體和腫瘤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4]。
轉化治療一般涉及肝臟外科、移植外科、腫瘤內科、介入治療科、放射治療科、肝病內科、影像科等多個學科[2],多學科團隊的密切協作、通力配合,他們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目標。
目前專家們也在進行多項研究來為轉化治療提供更多的循證依據,轉化治療的思路已經寫入了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版)》,而且,中國專家們已經開始編寫《中國肝癌轉化治療共識》,希望能夠規范化肝癌轉化治療,指導臨床實踐,為廣大中國肝癌病人“搏”一個無瘤生存的機會。相信在未來,更多中晚期肝癌病人將從轉化治療中獲益。
參考文獻:
[1]BRAY F,FERLAY J,SOERJOMATARAM I,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2018,68( 6) : 394-424.
[2]宋天強, 劉雅月. 原發性肝癌轉化治療及其維持治療策略[J]. 中華實用外科雜志, 2021, 41(3):269-272.
[3]江杰, 胡宗強, 陳剛,等. 原發性肝癌轉化治療研究進展[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 36(8): 1870-1873.
[4]盧倩, 童, 湯睿. 肝癌肝移植轉化治療策略進展[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 37(2): 257-259.
[5]Qicong mai et al. 2020 ASCO. eAbstract e1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