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受反流、燒心等不適癥狀困擾,也有一些人患有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好多年,但不知是什么原因。這些看起來完全沒有聯系的癥狀,有可能是由同一種疾病引起的,那就是胃食管反流病。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胃食管反流病是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適癥狀,也是世界范圍的常見病,在我國患病率為12.5%,且隨著人口老齡化,患病率呈上升的趨勢1。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癥狀是反流和燒心,反流是指胃內容物在無惡心和不用力的情況下涌入咽部和口腔的感覺,有時含酸味。燒心是前胸部的燒灼感。反流和燒心常發生于餐后1小時,臥位、彎腰或腹內壓增高時加重,部分患者發生在夜間睡眠時1,2。
其他癥狀還包括上腹部疼痛、惡心或嘔吐、上腹脹、噯氣等;如果反流到咽喉和氣管部位,也表現為咽喉不適、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慢性咳嗽、甚至哮喘等1-4。

有人的反流、燒心等癥狀時有時無,有人的癥狀常表現為慢性咽喉炎和慢性咳嗽,根本不會想到是胃食管反流病,因此也就不太重視。但胃食管反流病不僅影響生活質量5、影響睡眠和工作效率6,同時可能導致并發癥的出現,比如食管黏膜糜爛潰瘍而引起出血、食管炎反復發作導致疤痕狹窄、甚至導致有惡變傾向的Barrett食管1,2。
所以,當出現以上癥狀懷疑胃食管反流病時,要及時就診,進行診斷和治療。
什么原因導致出現胃食管反流病呢?
胃食管反流病是以食管下括約肌(LES)功能障礙為主的胃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直接損傷因素為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2。常見病因包括:
1. 抗反流屏障結構和功能異常。食管下括約肌(LES)是重要的抗反流屏障,腹內壓增高(如妊娠、肥胖、便秘、負重勞動等)、胃擴張、食管裂孔疝等使食管下括約肌(LES)結構受損;某些食物(高脂肪、巧克力等)或藥物等可引起食管下括約肌(LES)功能障礙。
2.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常見于導致食管蠕動異常和唾液分泌減少的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等。
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長期飲酒、吸煙、刺激性食物或藥物可使食管黏膜抵御反流物損害的屏障功能降低。
胃食管反流病應該如何治療呢?1-4
1. 對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療目標應以緩解癥狀、治愈食管炎、提高生命質量,預防復發和并發癥為主。
2.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藥物,抑酸作用強,療效確切。推薦療程一般為8周。經過規范PPI治療后,大部分的癥狀可以完全緩解;對于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請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3. 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PPI)藥物包括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其中,雷貝拉唑抑酸作用較其他PPI更持久7。
4. 其他藥物治療還包括促胃動力藥、黏膜保護劑等以及需要時手術治療等,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使用。
胃食管反流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1,2
1. 避免飲食過多、過快、過飽。
2. 減輕體重:盡量將體重指數(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控制在<25 kg/m2。
3. 改變睡眠習慣:抬高床頭15°~20°,睡前3h不再進食。
4. 戒煙、限制飲酒。
5. 避免可引起食管下括約肌(LES)功能障礙的食物,如濃茶、咖啡、可樂、巧克力等。

6. 避免可引起食管下括約肌(LES)功能障礙和影響胃排空的藥物,如硝酸甘油、抗膽堿能藥物、茶堿、鈣通道阻滯劑等。(詳情可咨詢醫生。)
7. 盡量減少可能引起腹壓增高的因素影響:如肥胖、便秘、穿緊身衣、長時間彎腰勞作等。
胃食管反流病雖然是常見的疾病,但癥狀多樣,個體之間差異性較大,還有很多表現為消化道之外的癥狀,因此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如果您發現有反流、燒心、慢性咽喉炎和慢性咳嗽等可疑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治療,避免隨意減藥或停藥,保護好我們的健康。
健康無小事,切莫忽視大意。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中華全科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消化系統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9,18(7):635-641.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內科學(第9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2020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J]. 中華消化雜志, 2020, 40(10):649-663.
4. Katz PO, Dunbar KB, Schnoll-Sussman FH, Greer KB, Yadlapati R, Spechler SJ. ACG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m J Gastroenterol. 2022;117(1):27-56.
5. Tack J, Becher A, Mulligan C, Johnson DA. Systematic review: the burden of disruptive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2;35(11):1257-1266.
6. Shaker R, Castell DO, Schoenfeld PS, Spechler SJ. Nighttime heartburn is an under-appreciated clinical problem that impacts sleep and daytime function: the results of a Gallup survey conducted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03;98(7):1487-1493.
7. Pantoflickova D, Dorta G, Ravic M, Jornod P, Blum AL. Acid inhibition on the first day of dosing: comparison of four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17(12):1507-1514.